第21章 晋江文学独发【1 / 2】

绿豆红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被从山里捡回来的鞑靼人一直养到来年开春才能出门,温度升高了才算是伤势好全了,之后搬去了西山同古老伯一起照顾牛马羊。康宁碰见过一次,他的手指被冻坏了三根,面部和耳朵因为冻伤的原因,留下了面积不小的斑痕。

但精神还不错,拿着康宁赏给他的银子在燕京城买了一大堆东西,预备着回到漠北了送给亲友。

“三妹,父皇说给你的亲卫定下来了,让我带你去跟他们见一面,你要不要去?”二皇子来琼宁宫寻她时,康宁正在清点她准备带去漠北的东西,一项项列在单子上。。

“那就去看看,有名册嘛?我看看。”康宁问。

“名册没在我这里,还在军营。”

坐在马车上了,康宁心里有些忐忑,她掀开车帘问骑马走在一旁的二皇子:“二哥,我该拿什么态度对待他们?”当兵习武的不同于奴仆,她担心无法让侍卫信服她。

“什么态度都可以,他们的名册已经定下来了,随你去漠北已经成了定局,不去就是逃兵,回到大康也讨不到好。父皇让你同他们见个面,一是让双方心里都有个底,另一个也是让你给他们安个心。”二皇子琢磨道:“你待会儿就端起架势,举止大方些就可。”

郊外军营,一千名兵士情绪颓然地站在空地上,听到马蹄声也只是抬头望了一眼,又眼神空洞地垂下了头。

“三公主,卑职叫戚笠,是随您去鞑靼的千夫长。”戚笠年纪不大,也才二十六岁,下颌有须,面容端正,给人一种可信的感觉。

“戚千户。”康宁态度亲和地点头,扫眼气势低迷的兵士,再看他们的穿着和身形,心中有了猜测。“戚千户,他们的名册可有整理出来?”她问。

“有的,您过目。”戚笠从身后小厮手里拿了本一指厚的册子递上去。

康宁翻开一看,诧异抬眼,问:“不知这本名册是由谁所编制?”除了清楚地标注了这一千个兵士的籍贯,就连家里有几口人,是否婚配,可有儿女都一一查问清楚。

“是卑职同十位百夫长共同完成。”

“你们有心了,本宫记你们一功。”她粗略地翻看一遍,心里有了数,除了千夫长,剩下的一千人都是家境贫寒的农户之子,且籍贯分散,南北各地都有,可见是认真淘选出来的。家里有些门路的都不会让家里后辈远赴漠北,在此之前康宁心里就已经有数。

她心里倒是不介意,反倒是还有些暗喜,家族繁茂的兵士她反而还要顾及其背后的势力,这些人也不会对她衷心。

“怎么都垂头丧气的,你们是本宫的陪嫁之人,又不是送葬殉葬的。”康宁走上最前方的土坡,眉目带笑地看着下方站着的一千人,见他们愕然抬起头,她收敛了脸上的笑,推心置腹道:“本宫知道你们不愿意背井离乡,对野蛮的鞑靼部落心有忌惮,对跋山涉水心生不安,哪怕是忠于君命,但难免心生埋怨。”

此话一落,下面响起了一阵交头接耳声,康宁没打断他们,等着他们安静下来了才又开口:“此番北上,蕴含危机但也藏有机遇,本宫翻了下你们的名册,各位都是家境贫寒,甚至是家里人口多吃不饱肚子了才拿了饷银出来参军的,如今诸位能站在这里,有没有是因为威胁和利诱的,你们心里比本宫清楚。”

这下没人再吭声,都垂着脑袋沉默寡言,一个个像是霜打的茄子,有气无力的。

“在此之前,你们应当都是不知名小卒,每月的军饷应该就二三百钱,但如今成了本宫的亲卫,军饷该是提高了不少?”康宁看向戚笠。

“每月二两,一直持续到您出嫁,另外,朝廷额外给每人十两军饷安顿家人。”戚笠躬身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