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轻笑了笑,摇了摇头。
老道士郤俭狐疑道:“你笑什么?又摇什么头?”
华佗道:“我笑你还是堂堂一大道宗门人,竟然在修为上本末倒置。不为自己武功道法不够而忧心,却因为一些法器的利害而洋洋得意。”
郤俭被华佗说的老脸一红,他刚才确实因为手中法器利害而得意无比,哪里还顾得上影响自己的道心呢!可身旁那一兽两个小娃娃站着,郤俭总不能认怂吧,只能咬着牙喝笑道:“不论拳头还是法器,能降服你便是好手段,难道你想否认这一点么。”
扁豌这回是站在老道士这边的,瞧瞧人家这句话说的多有水平,跟邓爷爷那句“不论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道理相同啊。
而且仔细研究起来,不论道家还是释家,都讲究境界和顿悟之感。简单来说便是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华佗谈及道心与法器相分,其实才落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认为超脱万物的羁绊才能使得灵魂纯粹,所以不能依赖外物。这就好比丁鹏舍弃了“圆月弯刀”才能使得武功更上一层楼,也是独孤求败丢弃玄铁重剑而选择木剑甚至无剑的关键。是舍得,是超脱!
而老道士郤俭本来懂得这些道理,但现在还是很倚重手中的龟甲法器,这在华佗看来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层境界,可惜他不知是无意还是超脱,竟然一下子道出了第三个境界的真谛——不论外物和内物,融于天地炼成豁达才是真髓!
这有点像佛教五祖弘忍大师选六祖一样——神秀答出了“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后六祖慧能也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便是第二层境界和第三层境界的区别。
老道士郤俭知道自己刚才在华佗面前低了一个境界,但他没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小心道出第三层境界的含义,却只是恼羞成怒的盯着华佗,似乎在打量怎么找出华佗的破绽!
华佗似乎也在顾忌老道士郤俭手里的龟甲,所以这回不退反进,竟然抢先朝老道士进攻过去。
扁豌刚才看华佗所使用的“熊戏”,以为华佗只是硬功雄厚,横练功底十足,没成想他脚下功夫也是绝顶——只见他轻飘飘的一踩地,整个人便如飞起的白鹤,高傲秉直,洁然不逊,举手投足间带着飘然若仙的凌然感。
华佗虽然在“飘”,但速度不慢,不过几个起落便“落”在老道士面前。郤俭虽然心中早有防备,却也在讶然华佗的轻功竟更上一层楼,想要掏出龟甲定住华佗,可一步慢步步慢,现在他根本抓不住华佗的身影。
“鹤戏!”
扁豌在心中给出答案,已然震撼在古人的古武术之中。
华佗不但施展出“鹤戏”避开老道士的“定身术”,更在一次低身后猛然横出手臂,如猿猴夺食一般力度适中的撞击在郤俭的腹部,疼得老道士当场就后退蹲了下来捂住肚子。
“猿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爱尚小说网【23xj.com】第一时间更新《陆浑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