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地址:23xj.com
李天历道:“且不去想这些事,夏小姐就在南屏山麓,我们去看看。”扬天想了一下,道:“左右无事,去看看也好。”
这些天,李天历天天守着润儿,润儿由市舶司的人帮忙,在大内皇宫里让御医治哑疾,每天晚上才能见到。南宋时的临安商业有四百多行,各种交易都非常发达,万物所聚,应有尽有。
对外贸易也是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便专设“市舶司”来负责和各国使节的交往。李天历是高丽使节,和南宋的贸易也是通过市舶司来进行的,治润儿的哑疾只是顺带的事。
扬天叫上颦儿,三人从栖霞岭脚顺着苏堤南下,过苏堤至南屏山,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此间万种风情,任人领略。扬天和李天历一谈就谈到了苏轼身上,既而就是国家大事,颦儿对这些不感兴趣,一路盯着走索、飞钱、抛球、吞刀、吐火、跃圈、斤斗这些市侩的把戏,走了一阵见着有人在吞刀,三人明知是骗人的障眼法,可就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都不肯走了,硬要弄明白刀是怎么吞进去的。又走了一阵,见有人斗蛐蛐儿,三人耐着性子等着一个叫“大烟斗”的蛐蛐儿赢了之后方才才动身。
两人走过三公里长的苏堤足足用了两个时辰,此进李天历要去接润儿,扬天见他面有难色,便挑明了让他先上前去接。李天历上前走后,扬天和颦儿继续南下,到了南屏山麓,那是夏晓菲的商队用来交换商品的地方,这里的高丽人有些认识扬天,见他来了都围了过来。
这里有各种的商品,像什么人参茯苓、黄漆硫磺、绫罗、香油、文席、扇子、白纸、毛笔、墨等,她有些眼花了,拿起这个看看放下后又拿起那个看看,颦儿则买了些白纸、毛笔、墨等东西。高丽的笔、墨等文化用品,在当时临安非常受欢迎。徐兢曾说:“白折扇……藏于怀袖之间。其用甚便。”苏轼也不无赞扬地表示:“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颦儿久攻丹青,是以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虽然家里还有积年的东西,仍是买了一大包,抱不下了就先放在这儿。
扬天心在夏晓菲身上,问了一下这里的商贾,才知道他们有近一半的人是夏晓菲带来的部下,正巧身前的这个就是夏记香米坊的商贾,那个商贾一听道:“二小姐游湖去了,还有一大群人,都不认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扬天听了也不急着这一下,便坐下来和这些商人谈天说地,这些商贾虽懂汉话,却不是怎么流利,有的甚至是为了来南宋交易临时学的。
当时高丽与南宋交往经济和文化上的利益很大,高丽王不惜大肆伐木造大船与宋通好,高丽商贾更是削尖了脑袋往南宋钻,这些人是夏家从自己的麾下选出来的,多少都会点儿汉语,有的不会的也请了会汉语的人当翻译。颦儿见他们说话有趣,在一边看戏一般时咦时笑。看了一阵子,突然瞧见指着湖中的大画舫,道:“我们去坐坐。”
扬天应了声,辞了众商贾,在湖边就近租了艘画舫,三人坐上,一个头笠戴斗笠的中年男子划船,渐入湖心,这里的画舫林立,歌舞不绝,三人一路指指点点,沉醉在吴音软语中不识知归路。走了一阵,前面的画舫越来越多,颦儿见走得慢了,嘟嚷道:“怎么这么多船,走都不好走了。”
扬天看了一下,这里的船表面上凌乱松散,一般人无法行船,实则四面都有通道可供船通行,只是一般人看不出来。扬天隐隐感到是有人在这里摆了阵法,道:“我看这里有人做了手脚,我们去看看。”那船家也不应声,掉转船头七弯八拐地不一会儿就钻了进去。扬天暗自惊道:“没想到这个船家也懂阵法。是了,他天天在这西湖中摆渡,什么阵势没见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临安是卧虎藏龙之地,什么奇人异士都有,他见得多了,连蛛王这样的当世高人他也没有特别想去看看。加之自己是多才之人,对这个阵法本来就不怎么瞧得上眼,就是三岁大的孩子会在他眼里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待走进了一段,果然见里面阵法渐渐整齐,其中一艘绿篷画舫和一艘紫色画舫相距甚近,好像在左右周旋着。扬天待要再走近,周围的画舫突然变了航向,像一个交错的犬牙,阻在他们的画舫前面,如封似闭。扬天笑道:“好家伙,和我们干上了。船家,靠近绿船左三的那艘篷船。”那船家道:“不就是明夷位吗?”扬天一愣,道:“就是那个,我们冲进去。”那船家也不答话,桨板一拨,画舫陡进,扬天见了道:“区区鱼鳞阵,如何拦得了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玉面小郎君》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