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建设》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
第12章决战大江南苏浙沪段
2001年9月28日,西气东输苏沪段根据总体安排,率先试验开工。
西气东输苏沪段集中了15支经验丰富的参建队伍,施工高峰时期投入3500多人、1750多套设备。
西气东输管道从西北荒漠延伸到东海滨,宛如一条巨大的气龙,气龙的尾部穿行于江苏至上海,这里正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但水网密集,河、渠、湖、塘纵横,土质松软,管线需多次穿越水网、公路、铁路等。
有专家指出,西气东输建设具有五大难题,其中江南水网之难和长江之险都集中在苏浙沪段。
苏浙沪管理处处长王小平自有一套应对这两大难题的办法,他说:“作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派出机构,我们坚持做到业主应该管的要管好,其他部门应该管的配合好,凡是公司未覆盖到的管理处全包。实现工程‘无缝化’管理。”
万事开头难,苏浙沪管理处首先围绕施工许可所涉及的规划、用地,河流、公路、铁路穿越等有关批准手续开展地方协调工作。
他们主动同政府各相关部门接触,先后与江苏至上海段内省、市、县、镇各级政府取得联系,建立苏沪段各级政府联系网,营造了有利的工作环境。
随着工程的推进,相关批准手续环节不断增加,苏浙沪管理处领导利用一切机会登门拜访各级计委及有关部门,解决各类问题。同时,抽调人力成立管理科,负责落实规划许可取证工作。
解决设计中,棘手的事就是提出的线路走向与地方规划多处冲突的矛盾。
江南是鱼米之乡,地肥水美,经济发达,但是地方关系比较复杂,给施工带来了许多麻烦。
针对规划区不断膨胀的实际情况,本着既要保证管线顺直,又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由苏浙沪管理处牵头,带领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技术处、征地办、设计和施工单位代表,遇到一处谈一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经过和沿线13个县、市、区,55个乡镇的全面接触和艰难谈判,终于在江南水乡苏浙沪落实了合理的工程红线图。
公司、苏浙沪管理处和施工单位三方实行“无缝化”合作,开工一年来,他们走遍了沿线13个市、县、区,55个乡镇,签订各类协议130多个,基本保证了17个机组全部入场破土动工。
为推广苏浙沪管理处和江苏省的做法,国家计委于2002年1月在常州召开“西气东输工程江苏省现场经验介绍会”,对试验段的组织协调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浙沪管理处以“工程宏伟,责任重大”鞭策自己,以“廉正、敬业、科学、团结”八字方针建设队伍,人人争当西气东输建设排头兵。处领导从基础工作入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管理处拥有20多名干部职工。围绕施工目标,全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工程任务重、头绪多、人手少等不利因素,一个人顶几个人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