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华夏将帅
孙武
孙武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春秋末期吴国将军。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人。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霸,战于江淮。他与伍员等向阖闾建议实行养精蓄锐、疲惫楚国、待机而动的方略。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率军从楚国守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迂回奇袭,一举攻人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国取得霸主地位,孙武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孙子兵法》,为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吴起
吴起(?~前381)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初为鲁将,后人魏为将。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年),率军攻取秦河西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遂任西河郡守20余年,很有建树。他创建的“武卒”,在与诸侯国作战,开拓疆域中,战功卓著。周安王十九年(前383年),因遭陷害,被迫背魏投楚,任楚国令尹,掌军政大权。随之采取改革措施,富国强兵,仅一年时间,即兵威四方。二十一年,楚悼王卒,吴起被反对改革的旧贵族杀害。他能征善战,治军严明,身先士卒,深得众心。著有《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与《孙子兵法》齐名。
田忌
田忌(生卒年不详)是战国初期齐国名将。字期,又名田期,田期思,也被称为徐州子期。徐州人。曾向齐威王推荐孙膑,并使其任齐国军师。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为了救援盟国赵国,亲率部队攻打魏国,并采纳孙膑提出的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对策,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附近大败魏军。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为救韩国,继续运用“围魏救赵”战法,再次亲率大军攻打魏国,采用每天减灶的方法引诱魏军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全歼魏军。第二年,因与齐相不和而投奔楚国,居住于江南。齐宣王即位后,受召回国继续担任原职,为国出谋划策,征战南北。
白起
白起(?~前257)战国时秦国名将。一称公孙起,郦(今陕西眉县东)人。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人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后为相国范睢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后期赵国名将。在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中,先后参与很多战役的指挥,有记载的达9次之多。公元前285年,燕、秦、魏、赵、韩五国联军攻齐,他率赵军攻克齐国灵丘等地。前283年,率赵军与秦、燕等联合再次攻齐,勇冠三军,闻名于诸侯,被拜为上卿。前260年长平之战,他坚壁固守三年;后因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致遭大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率军击败燕军,以功封信平君。曾居功骄傲,对出身低微的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后知相如顾全大局,遂负荆请罪,结成至交,协力抗秦,传为千古美谈。赵悼襄王时,受奸臣嫉恨,愤而奔魏;后又去楚,忧虑而卒。
乐毅
乐毅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燕国名将。灵寿(今河北灵寿)人。出身将门。幼年聪颖,喜好兵书。初任魏国大夫,继为燕昭王亚卿。随后,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辅助燕王战胜攻取。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王采纳乐毅多结盟国、连续进攻的方略,联合秦、赵、韩、魏四国军队,以其为上将军,率联军进攻齐国。于济水(今山东济南西北黄河)大败齐军,直捣齐国都城临淄。以功封为昌国君。此后五年,他率领燕军先后攻克齐国70余城,仅剩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等三城未克。后因燕惠王中齐国离间计,被解职。遂西投赵国。齐国乘机反攻,于即墨大败燕军,收复失地。他善抚士卒,处变不惊,深谋远虑。最后卒于赵国。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战国末秦国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幼习兵略。后来深得秦王器重。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拜为大将。旋率军乘燕、赵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进攻赵国,克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十八年,乘赵国灾荒,率军进围赵国都城邯郸(今属河北)。同时,施以离间计,使赵王撤换屡挫秦军的老将李牧。遂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二十一年,建议以60万大军攻楚,未被秦王采纳。后因秦军失利,秦王坚请王翦复出。二十三年,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进军至平舆(今属河南),大败楚军。二十四年,灭亡楚国。他刚柔相间,文武兼备,料敌准确,为秦统一六国做出重要贡献。
蒙恬
蒙恬(?~公元前210年)是秦朝著名将领。祖籍齐国,祖父、父亲皆为秦国名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因率兵参加灭齐有功,被任命内史。秦国统一六国后,匈奴乘机南下,攻占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对秦王朝构成严重威胁。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受命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次年败复河南地,屯兵上郡(今陕西渝林东南)。三十四年,为抵御侵略,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燕、赵旧长城,修建为万里长城,同时修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南至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直道,从而构成了秦朝北方漫长的防御线。匈奴也因此慑于蒙恬之兵威,数年不敢进犯中原。三十七年,胡亥即位,为权奸赵高诬陷,自杀。
姜维
姜维(202~264)是三国时期蜀汉后期名将。安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原仕曹魏官至中郎将,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228),蜀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魏时归蜀,任仓曹掾。亮赞其通兵法,才略过人,拜中监军、征西将军。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再次率军攻魏,病亡军中,姜维等秘不发丧,在退军途中打出诸葛亮帅旗,作出反击之势,以疑司马懿追兵,从容地率军撤回汉中。延熙十六年(253),执掌蜀汉兵权,后升任大将军。时值蜀汉已渐衰微,姜维仍多次举兵伐魏,师劳而功轻,甚而屡屡遭挫。景耀六年(263),汉中失守,姜维自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撤兵,魏将诸葛绪据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桥头,断其归路,姜维从侧后进攻,迫退魏军,乘势率军过桥,与蜀将廖化、张翼会师,之后据守剑阁(今属四川),阻魏军10万于剑门关外。因魏将邓艾率奇兵走阴平小道攻陷成都迫降后主刘禅,姜维亦得敕令同降。次年,姜维参与魏将钟会叛魏,伺机恢复蜀汉,事败魏军士兵变,与钟会在成都被杀。
狄青
狄青(1008~1057)宋代名将。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行伍出身,喜读书,善骑射。19岁任皇帝侍卫。后应诏戍边,攻西夏,屡建战功,升任延州指挥使。皇祜四年(1052年),率兵3万进击广源州(今越南高平地区)部族首领侬智高,以惩其对岭外的骚扰。借元宵节佯令放假十天,麻痹侬军,暗以精锐部队袭占昆仑关(今属广西)。当侬智高以号称十万之众企图决战时,他避其精锐,实行两翼包剿,大败侬军。收复邕州(今广西南宁),歼万余人。五年,晋升枢密使。他一生征战,严于治军。嘉祜二年,病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