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留退路密谋外逃
1949年7月末,虽然下了一场大雨,但福州的气温仍是闷热难挡。市区内到处是街垒、路障和巷战工事。看不到多少市民,满目皆是身穿破烂军装的散兵和守备部队。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整个市区都笼罩在一片大战前夕的恐怖气氛里。
市区中心,面临中央大街的一座三层大楼门前,站着一排荷枪实弹、戴着宪兵臂章的警卫士兵,从大楼里不断进出着三三五五的国民党军官。这就是国民党福州市绥靖公署大楼,朱绍良和李延年的指挥机构就设在这里。
朱绍良越来越感到了不妙,搜索部队和前沿外围的部队不断报来共军压境的情报,并且各地守军也均有来报,把报来的数字统计起来,共军入闽部队足有15万之多,而且这么快就完成了对福州的包围,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不可思议。
他找李延年商量研究了几次,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固守福州的最佳方案。尽管他明白,他手下的那些前沿部队长官们都一贯喜欢夸大自己正面共军的数量,但共军一向善于集中优势兵力作战,这次入闽的兵力绝不少于10万。而福州守军全算上也不过6万多人,其他两个兵团则又分散守备在福州的侧后翼,并没有形成所谓的一体化防线,把福州市孤零零地突在外面。如果共军集中兵力先攻福州,则自己绝无胜算。他越想越觉得他当初那个放弃福州,集中兵力于漳、厦一带固守的方案是最上乘的方案,那样就能使防线一体化,3个兵团才能互相策应。可是老头子不同意,让他拚死也要固守福州。
前一天,蒋介石为给他鼓劲,还特从台湾派来一个劳军团,并且给他和李延年带来一封亲笔信:
绍良吉甫吾弟:
八年抗战,全国军人历尽艰险,终致驱逐倭寇,获得胜利。举国上下莫不欢欣鼓舞,共庆升平之乐,弟等亦是忠勇有功之臣。讵意奸匪丧心病狂,不顾国计民生,以斗争翻身之名,全国叛乱,阻碍国家建设,破坏国家统一,置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喁喁待救之声,已是横塞于天地。勘乱以来,顽匪未止,皆因我军将士未能以雷霆万钧之力以捶击,更未以金汤百仞之固施歼堵。乃至赤祸千里,家园拆散,多少父老兄妹,更牺牲在制造阶级斗争之下,无限幸福情欢,全被夺于穷凶极恶之手。国运更乃是而日非,国土接睡以狼烟。只要稍存良心血性以记忆,则热血狂之切恨,实难以忍奸匪之猖獗。凡我总理三民之信徒,均应本黄埔革命之精神,同心同德,矢勤矢勇,必信必忠,励行总理遗教,服膺黄埔校训,上下同心,彼此协力,就在闽南战线上,抱有匪无我,有我无匪之决心,挽狂澜于既倒,灭寇计以待。要为阵亡官兵复仇雪耻,要为被难之黎民救命伸冤,务望本诸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死力相拚的名训,激励将士,固守福州,以挽战局。
切!切!
中正手启
朱绍良读了此信之后,一时间竟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蒋介石第一次称他为“吾弟”,把他当成了心腹,这曾是他多少年来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东西,使他颇受鼓舞。就是这封信象一根绳索一样,将他捆绑在与共产党拚死作战的战车上。朱绍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封信,竟老泪盈眶,周身发热,立即起身找到了李延年。他为了报答蒋介石对他的厚爱,决心在福州重振军威,打起精神,誓死拚一阵子。
李延年此刻半躺在床上,屈蜷着身子不动声色地喷云吐雾,表面上似乎完全沉醉在云雾之中,其实思绪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他与朱绍良不同,他是黄埔第一期的高材生,当时与李玉堂、李仙州合称“黄埔三李”,是深得蒋校长青睐的优等生。黄埔毕业后,就一直在蒋介石麾下带兵作战,在北伐战争和历次的军阀混战中,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身上的伤痕数不清。那时他英武年轻,虽然身材瘦小,显得不那么魁梧有力,但也不失儒将风采,蒋介石曾交给他6个军的庞大军团让他指挥。抗战期间,他曾率部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独立指挥了潼关保卫战,歼灭了日军整整一个旅团,成为抗战期间使日军闻风丧胆的几个著名国民党将领之一,并荣获抗日一等勋章。在他从前的战史中几乎是全胜的,赫赫的战功和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使他步入了蒋介石心腹爱将的行列,他用自己的忠勇报答了蒋氏王朝。在著名的皖南事变中,他与顾祝同、上官云相密谋策划,使新四军的负责人项英败在阵下,几乎全军覆没。因此,他与后来编为华东野战军的新四军旧部可以说是个老对手了。但自从淮海一役,他恍然猛醒,共军不可小视,不仅具体战术指挥无懈可击,更可怕的是战略上的勇武气魄,竟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吃掉了国民党全部主力军团。他的第六兵团,尽管在整个战役中只被用作机动驰援部队,但也被共军顺手牵羊地吃掉二个师,还把他的起家部队九十六军的一个主力团打散了。在长江防线的江阴要塞他又丢掉一个军,几乎是丧魂失魄地从长江边撤逃到了福建。经过重新组建、抓丁,虽然从建制上,他恢复了五个军的兵力,但他明白,真正有点战斗力的也不过一个军,那就是他的九十六军。而入闽共军又恰恰是在淮海战役中威风凛凛、锐气十足,在渡江战役中首先攻克他亲自精心布防的江阴要塞的陈毅手下骁将——叶飞兵团!对付这个孟良崮一役威镇国军、连蒋介石都心惊胆战的勇将,他李延年仅凭一个九十六军岂不是以卵击石?哦,不行了,老喽,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天下已不是我辈之天下,天意如此,又岂是人力之可为……但福州一役是非打不可,这是蒋介石的最后一块大陆堡垒,一旦失掉,日后反攻就成了泡影,可要想固守又谈何容易。刘汝明这个老滑头总不愿把他的部队再往前开,单单把他的第六兵团前突在共军枪口下。胡琏的十二兵团集结在潮汕地区,表面看,似乎负有重要的战略任务,其实是老头子用来督战的,真的遇到危难,老头子肯定会把胡琏兵团撤往台湾,而决不会给他派一兵一卒——对老头子的用兵他李延年领教得够了。福州一役实在是凶多吉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是死拚一下,报效老头子了。不过,自己日后的退路一定要首先安排好……能与阿丽安稳地度过残生吾愿足矣。
他慢慢地松开了烟枪,轻柔地拍拍七姨太阿丽那白细丰腴的手臂,示意收去烟具,然后伸伸懒腰,响亮地打了个喷嚏,戴好金丝夹鼻镜坐了起来。
“吉甫兄,形势不可乐观,我们还是要尽早做好安排呀。”朱绍良抖动着脸上的肥肉,耐不住地站了起来。
“朱兄稍安勿躁,就我这6万多兵马,只要调配得当,叶飞再凶也不可能一口咬碎。来来,尝尝我这云雾毛峰,这可是福建名茶,正宗的武夷毛尖呀。”七姨太阿丽媚笑着端上两只雕花古瓷杯,刚一揭盖,便有一股令人心脾为之一爽的清香弥漫开来。
“茶好,人好,这杯子更好。”朱绍良忍不住赞了一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