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 / 3】

Z

战略学

战略学是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的学科。它来源于战争实践,是战争经验的理论概括,并受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制约。其任务是揭示战争各种矛盾运动形式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提出和阐明战争驾驭者应该遵循的理论原则并为制定战略方针、战略计划、确立战略目标和战略的行动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战略学在军事学术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战役学和战术学起“统帅”作用。

战术学

战术学是研究战斗规律并用以指导战斗的学科,与战略学、战役学同属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战术学从属于战略学和战役学,但对战略学和战役学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分为合战术学和军种、兵种战术学,合同战术学居于指导地位。其基本内容是:战斗的性质、类型和特点,战斗的组织与实施等。

战役学

战役学是研究战役规律,指导战役实践的学科。与战略学、战术学同属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战役学处于战略学和战术学的中间地位,它从属于战略学,又指导战术学;其发展既受战略学的制约和影响,又对战术学的发展起指导作用。战役学一般分为合同战役学和军种战役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战役的性质、类型、特点和原则;战役的计划、组织与实施。

战争态势

在战争过程中,敌对双方军事力量部署和行动所形成的状态,称为战争态势。如中国抗日战争,在相当长的时期整个地处于战略内线的防御作战的态势,但是主力军和游击队的关系,则是主力军在内线,游击队在外线,形成夹攻敌人的态势。

战略性谋略

全局性、高层次的计谋策略叫战略性谋略。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它们既可以综合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谋略,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实施,也可以分解成不同领域,分别展开。

战役谋略

为指导某一具体战役而确定的谋略叫战役谋略。它直接应用于相应的范围,受战略谋略的指导和制约。战役谋略实施的成败,对战略谋略达成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这种谋略一般由战争高层决策者或由其直接下层决策者确定和实施。

战术性谋略

局部性的、低层次的计谋策略叫战术性谋略。在使用范围上,它指导具体战斗行动;在表现时效上,具有明显的速效性,即在短期或瞬间即可验证所用谋略的成功与否;在表现形态上,大多属于诈术。如诱敌、诳敌、疑敌、惰敌、间敌,以及声东击西、避实击虚、围魏救赵、瞒天过海、调虎离山、金蝉脱壳等。战术性谋略,亦常常被用于战略性的行动之中,但与战略性谋略却有根本的区别。

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是对决定全局的战略问题作出决定。狭义的战略决策,只限于军事范围,指有关战争全局的决定。它的任务是:

(1)研究战争的性质,熟知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数量、质量对比;明了双方进行战争的潜在能力;客观分析敌方可能结成联盟的国家及力量;准确把握敌方的战略观点及其实施战争的手段与方式。

(2)判断战争爆发及其发展的概貌和特点,确定战略总方针,拟制指导战争的原则和计划,规定全部武装力量的战略使用方向和方法。

(3)根据战争目的和战略总方针,决定战争准备的任务和方略。

(4)选择战略方向,确定战略性行动的原则、样式和方法。

(5)协调有关战略行动。

广义的战略决策,泛指决定全局的决策,如经济战略决策,政治战略决策,外交战略决策,教育战略决策,等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