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术高能激光武器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美国战术高能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美国TRW公司研制,由氟化氘化学激光器、雷达、激光束定向器、火控系统等组成,可以在地面机动,能对付10公里内的战术飞行目标。一旦发现目标,几秒钟内就可将其击毁。

简介

研制国家:美国,名称型号: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研制单位:TRW公司,现状:在研。

研制历史

研制目的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就希望能够研制出激光武器,并为此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但是,要研制这种全新的武器,科学家们面临着一系列技术上的挑战:首先,需要研制出输出功率或能量足够大的激光器;其次,需要研制出能够使激光束精确瞄准和跟踪目标的系统;还要了解高能激光束在大气中传输的特性,并找出解决影响激光束传输的办法;最后需要研究激光与目标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为设计激光武器提供技术基础。40多年来,在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尽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步步为营,逐步向实现激光武器的梦想迈进。

研制激光武器的可行性

就战术激光武器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软杀伤激光武器和硬杀伤激光武器。所谓软杀伤激光武器,是指以容易被激光破坏的光电传感器、光电系统、甚至人眼等为目标的激光武器,而硬杀伤激光武器则指能直接毁伤导弹、飞机等目标的激光武器。到目前为止,硬杀伤激光武器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0年来,科学家们先后研制出气体动力学激光器、氟化氘化学激光器、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氧碘化学激光器、钕玻璃固体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等不同工作原理的高能激光器;发展了自适应光学技术,解决高能激光大气传输问题;研制了精确激光束定向系统;深入研究了激光与靶材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在激光射击实验中,高能激光束曾成功地击落了飞行的靶机、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目标。这些研究工作的成功证明了研制激光武器的可行性。

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是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制的,以高能氟化氘化学激光器为基础,用于对付战术火箭之类目标的硬杀伤激光武器。以色列北部经常有黎巴嫩游击队用火箭炮进行攻击,以色列对此缺少有效的防御手段。于是以色列和美国合作,制定“鹦鹉螺”计划进行试验,用美国的高能化学激光器和光束瞄准系统射击飞行的火箭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95年美国陆军和以色列国防部开始合作研制车载“鹦鹉螺”激光反火箭系统。

武器研制背景

1996年2月在白沙导弹靶场,该战术高能激光武器利用先进的中红外化学激光器成功击落2枚飞行中的BM—21“卡秋莎”火箭弹火箭弹,火箭弹的飞行时间为30秒,是近程环境中难以对付的目标。激光武器安装在装甲车或卡车上,其化学燃料可进行50次射击,毁伤导弹的壳体、制导系统、燃料箱等部件使之失效或爆炸。总体上初次试验很成功,两国继续投资,研制可以在实战中应用的激光武器系统。

研制成果

美、以两国为此签订了进行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系统技术演示验证的协议备忘录,并与TRW公司签订了8900万美元的战术高能激光先进概念技术演示的合同,其目的是演示用战术高能激光对抗短程火箭弹和炮弹。根据这项合同,TRW公司研制出了可运输的战术高能激光系统。战术高能激光先进概念技术演示计划尽最大可能地使用了现有的装置和技术。氟化氘激光器的光学系统采用了非致冷单晶硅发射镜,瞄准—跟踪器采用了美、以几家公司已研制出来的光束定向器、光束校准—稳定系统、离轴跟踪器、共用孔径跟踪器等,火控雷达是以色列的“青松”雷达,但软件做了少量修改。战术指挥组件以前方地域防空C31系统为基础。为了将来能够改进,TRW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设计的电源可提供比初期要求多50%的电能、瞄准—跟踪器有三个自由度等。战术高能激光先进概念技术演示器被组装到8个集装箱中,其C31子系统可全自动、半自动或在人工控制下运转。该激光器射程为7~10公里,目标捕获、跟踪、分类、识别、标示直至射击的全部交战过程仅用7秒。在射击前,指挥官有2秒的目视识别时间,并能在几毫秒内切断光束。

该演示器尽最大可能使用现有的装置和技术,并考虑到未来生产改进计划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措施。美国陆军期望战术高能激光器能够攻击无人机、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等目标,并准备扩大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应用。美国陆军准备在2003~2005年用这种武器系统取代“毒刺”防空导弹系统。以色列国防军计划在1998年中开始部署这种高能激光武器,对付来自黎巴嫩南部的122毫米多管火箭炮的攻击。

结构特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