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熟语学习手册》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
校园篇
故事: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ru)学的创始者。
孔子15岁时开始发愤读书,碰到疑难问题,总是追根究源。他还常常向不如自己但有一技之长的人学习,这就是他提倡的“不耻下问”。
一次,孔子参加太庙祭祀典礼,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所见所闻,样样都觉得新鲜,他就一一问人,从祭祀用的牛羊一直到伴奏的音乐。等到祭祀完毕人们离开时,他还拉住别人的衣服,请教一些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旁人看到他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就称他是“每事问”。意思就是说,对每件事都要问一问。靠着这种“每事问”的学习精神,孔子才有了渊博的学问。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肯向地位在自己之下,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教(jiao),而不以为耻。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
【释义】指不管文化水平、理论知识是高是低,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有能力,就可以向他学习。
【例句】如今的社会并不缺少有知识的人,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正所谓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
讲课又是老一套--屡教不改
【释义】屡:多次,贬义词。形容有的人犯错误以后,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例句】这个犯罪分子已经进监狱三次了,可他还是讲课又是老一套,屡教不改,看来得想想其他办法了。
弟子干活--徒劳
【释义】弟子:徒弟。本指徒弟劳动干活;转指做事白费力气。
【例句】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明知道做这件事是弟子干活,徒劳,可他还要坚持做下去。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释义】本指反复朗读书上的内容就不会轻易忘记;转指对于某人或某事印象深刻,不能忘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冯志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