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地址:23xj.com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记》,东晋散文名篇,陶渊明所著。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桃花源记》约写于宋武帝永初2年(421年),是作者晚年之作。大概受当时战乱中人民被迫“逃亡去就,不避幽险”的历史真实和北方坞堡组织的启发,结合前人记载的有关传说,幻想成篇的。
《桃花源诗》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时年五十七岁。弃官隐退后,他已过了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了晋宋易代的战乱局面,对战乱造成的灾祸和农民逃亡的苦难有了一定的感受。
《记》是《诗》的序文,着重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桃花源的环境景物;《诗》着重描写桃花源的历史、风俗和恬静生活。通过《记》和《诗》,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共同劳动、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也无疑地是一种批判和否定。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虽说是一种子虚乌有的空想,但不象《诗经·硕鼠》中的“乐土”、“乐国”那样朦胧迷离,事、情、景、物都勾画得具体形象,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对此,前人有种种附会,都不尽可信;今人也做了大量的考证。比较有说服力的看法是,诗人虚构的“世外桃源”之所以能产生以假乱真的魅力,除了他高超的艺术功力,主要是因为:
1.诸如“小国寡民”、“乐土乐国”、“大同世界”之类的上古农村公社的传说,使他有可能受到思想启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国古代名著导读》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