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
夫妻两个说笑了会儿,就去了老太太院里。
宋荣还是抽了个空闲单独问了宋嘉言有关杜月娘弟弟的事,宋嘉言道,“小冬和李管事已经回来了,据大夫说病的有些急,倒还不险。只是听小冬说杜公子住的地方实在贫寒了些,大冷的天,家里连炭都没了,两条冷被子裹身上。过年连斤肉也舍不得吃,贫苦的很。那屋里冷的跟冰窖似的,不利于养病。正好给杜公子瞧病的是济宁堂家的少东家,瞧着实在不成个住处,少东家说济宁堂本就是药堂,行的是行善积德的事,没有见死不救的理。他们与咱们府上也相熟,就把杜公子移到济宁堂去了。翠蕊老成些,就留下照看杜公子了。”
宋嘉言道,“其实,接了杜公子来府上也没什么。我想一想,还是一碗水端平的好。”宋荣对于章家人的感观是极差的,如今都不与章家来往了。杜月娘是个很懂规矩很有分寸的人,但是,有章家的先例在,接杜公子来府上就有些不妥当了。
这碍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小纪氏,若只是小纪氏,管她呢。相信小纪氏在宋荣心里也不是太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还有宋嘉诺宋嘉语兄妹。
宋荣死看不上章家,自从二章姨娘去了庄子里,宋荣便不叫宋嘉诺宋嘉语与章家人来往了。陈公子同样是姨娘的亲戚,若是将陈公子接进来,倒像是区别对待似的。各人有各人的情谊,宋嘉诺宋嘉语会不会多想,就不知道了。
宋荣道,“这样处理,很妥当。”给杜君请医看病是一回事,接杜君入府是另外一回事,尽管看杜君像个有前程的人,宋荣又觉着杜君的性子似乎太执拗了些。杜月娘每月都有银子送出府去,杜君还过得这样苦,实在是……活该!
同情?
不,宋荣半点儿不同情这样的人。
想去吃苦,那好,苦死算了。
☆、37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是正月十五的生日,这日子不错,中元节。
日子虽好,却不是没有遗憾,亲娘为生她难产而死。所以,宋嘉言从来也不喜欢过生日。她对生母完全没有任何印象,虽是穿越女,她却是在小纪氏嫁进宋府的那日起,才模模糊糊的有了一些前世的印象。那种感觉,好像有一只手轻轻的拨开大脑中的混沌模糊,然后,她忆起了前世。
小一些的时候,宋嘉言偶尔会问宋嘉让,譬如“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
生母过逝时,宋嘉让年方三岁,这些年他渐渐长大,对母亲的记忆一样模糊不清了。不过,宋嘉让总能斩钉截铁的回答,“咱们的母亲是世上最好的女人。”
其实每年兄妹两个都会去庙里给过逝的母亲点一盏长明灯、上柱香之类,今年宋荣决定给发妻做个道场。
这样的事,自然早早的跟岳家商议过的。
武安侯夫妇对宋荣这个女婿向来挑不出任何毛病,又是给过逝女儿做道场,女婿这样有良心,岳家自然欣慰,也都带着家里人去了。
就是纪闵,人没空过去,也派人送了东西。
连同辛家人,宋荣也一道带了去,无他,舅舅过逝了,如今辛家人都接到了帝都,也没空闲再回乡亲自给辛永福的坟上烧一烧纸钱、点一点香烛,索性就在庙里一块儿办了吧。
最不自在的,莫过于小纪氏,无他,小纪氏身为继室,要在正室前行妾室之礼。这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脸面上,都让她心里憋闷的难以言喻。
偏偏,憋闷,还不能说。
于是,更加憋闷了。
倒是宋老太太与武安侯夫人这些年渐渐和睦了,彼此见了还能说两句话,宋老太太道,“我一见到嘉让嘉言,就想到大媳妇是我们老宋家的功臣啊。”给她生了这么好的一对孙子孙女,所以,以往那些事,宋老太太其实也记不大清楚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