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恢复经济 保障民生

“开饭了。弟兄们,都吃饭了!弟兄们,走了,开饭了!”

十几个穿着短衣短裤的男人边顺着河岸行走,边筛锣叫嚷着。河道内外的几千工人放下各自的活计,收了工具,嬉闹着往各营的饭蓬走去。已经年过五旬的工部员外郎王庶从一处饭蓬里走出,对陪同自己的余姚知县水建威说:“水大人,咱这东运河的清淤工作安排得不错。照这个势头,今年十月,余姚到绍兴河段便能清理完毕了。到那时,本官自会向公义王和宋巡抚为大人请功。”

水建威拱手说道:“这东运河和大运河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清理,不但通行能力差,还有可能发生水患。公义王以流民清理河道,正当其时啊!且朝廷光复江南不久,要一下子安置几十万衣食无着的降卒和百姓着实困难。让这些人分散到各个州县,协助地方建设,不但能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稳定社会治安,还可激发民力,造福后世,确实是一举数得的善政啊!”

王庶乐呵呵地说:“此地的水土适合耕作,这挖出的河泥又可以肥田,来年,贵县会有个好收成的。”

他又指着北方说:“本官打算在前面建一座工坊,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不知水大人意下如何?”

水建威拍手说道:“王老大人如此为百姓着想,下官自是欢喜之至。老大人深得公义王信任,还能不辞辛劳,日日奔走在各县的清淤工地上。大人的高风亮节实乃晚辈学习的楷模啊!”

王庶轻轻摆手说:“老朽当年不过是京城作坊里的一名小小工匠,若非公义王抬举,邝大人引荐哪会有今天啊!这次受王爷之命来江南办差,若不多做些事情,怎么对得起公义王呢!水大人乃是王爷点中的进士,自然也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替朝廷管好这一片河山。”

水建威一躬到地说:“王老大人的教诲,下官自当谨记不忘。”

他又看着正在吃饭的河工,拱手说道:“老大人,本县这次接收了四千流民。可他们都是壮年男子,能够与之婚配的妇人可没有那么多呀。若这些人都无法成家,纵使给他们分配了土地,他们又怎么会安心生产呢?还请老大人帮卑职想个办法。”

王庶沉吟了一会儿,琢磨着说:“这确实是个问题。江南先后被秦国勋、林九都和邢华祸害了十几年,男丁多被捉去役使,女孩则被蹂躏糟蹋。现在太平了,可多少人已经家破人亡了。这样吧,你先统计个数,包括待嫁女子和年轻寡妇都算,看看还缺多少人。再由本官行文杭州,把从逆饶官员府邸里抄出的丫头仆妇调些人来也就是了。”

水建威欢喜道:“太好了。王老大人既帮了卑职的大忙,又造福了这一方百姓,实在是救苦救难啊。”

他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扎,恭恭敬敬地呈上说:“老大人,下官已经做过统计了。这是详单,请大人过目。”

王庶接过单子,略略看了一遍说:“缺口竟有七百多人!哎,可见邢华的残暴啊!不过,现在好了,江南被咱宋巡抚解放,本地又摊上了你这么个行事干练的父母官,百姓们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水建威又一躬身说:“老大人谬奖。下官做得还很不够。”

王庶伸手拍了拍水建威,说:“水大人,你瞅瞅周围,工人们正在感激地看着你呢。你这小伙子能吃苦,又能为百姓着想,这几天跟着老朽又十分谦虚,不错。我听说你已经十几天没有回过家了,也该回去一趟,陪陪家里人。这段时间,有老夫在此,水大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水建威略一拱手说:“承蒙老大人关心。恢复江南生产是公义王和巡抚大人交代的头等大事,卑职可是不敢马虎啊。为此,下官才每日早上在前衙办差,下午和晚上来河工指挥。不过,既然王老大人体恤,下官就回去住一晚。说实话,我还真是想念我那呀呀学语的小儿啊!”

在又安排了些具体事务后,水建威向王庶告辞,离开了东运河。望着这个边走边与工人们打招呼的知县,王庶慨叹道:“公义王的门生果然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啊!”

待回了后衙,水建威洗手净面毕,吩咐其夫人道:“快把我花大价钱收购的那套木雕工具拿出来。我要用它办大事。”

夫人嘟囔道:“那些粗糙东西能办什么大事?”

水建威边向厢房走边说:“你可真是头发长见识短。那套器具对于工匠来说,可是绝品,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若送与王庶大人,他能不喜欢吗?”

水建威来到厢房门口,往屋内一望,见小儿正在床上熟睡,随轻手轻脚地转回正厅,并稍稍压低声音说:“我儿踏实睡午觉呢,勿要惊着他。”

他看夫人从东厢吃力地拖出一个木箱来,赶忙奔上前去,说道:“我说,你轻点呀!可别给我弄坏了。”

水夫人直起腰,轻声骂道:“老爷还真把这些破烂当成宝了。你要是听我爹的,在吏部各位大人身上多使些银子,说不定现在能放个大官呢!”

水建威把眼睛一瞪说:“糊涂!公义王在京城整饬吏治,我有两个同年就是因为行贿被告发,吃了官司。我可不去触那个霉头。再者,你不知道,王老大人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六品员外郎,却能经常见到公义王和宋巡抚。他若替我说句好话,那可比一般的知府、巡抚甚至执政的举荐还管用咧。”

水建威小心地把木箱搬到桌子上,从中取出一个木匣,打开摩挲着说:“你瞧瞧,这紫檀溜光的盒子,黄杨木的把手,铜鎏金的饰件,精钢的刀头,准能入王老大人法眼。”

他又昂起头来,轻笑了几声说:“别看京城大考我只取得了三甲第八十九名,但要论做事行政和揣摩人心,那些个腐儒可没法跟我比。”

水夫人撇了撇嘴说:“看把你给能耐的。我爹可说了,人家于东辉放了知州,萧崇也当了员外郎,而李跃然虽然只放了个扬州税司,但经手的银子那可海了去了,哪个不比你强啊。”

水建威冷笑道:“岳丈大人做了二十年的官,却没有我这个晚辈看得明白。现如今是公义王当政,童执政监察,官场的规矩跟以前大不相同。明目张胆的贪污腐败和巧取豪夺没了行市。我们这些翰林出身的官员要么清廉自律,要么肯于吃苦,要么品行端正,要么立下功勋,否则很难得到公义王的赏识和重用。故此,为了得个好名声,我这三年任事谨慎,待人亲和,言行低调,施政变通。若这次,我再能通过王庶大人引起公义王或者宋巡抚的注意,那可就真要飞黄腾达了。”

他把身子往太师椅上靠了靠,接着说道:“等我得了高位,有了势力,行事就能自由得多。到时候,纵使我有了错处,御史监察们出于维护国家和公义王脸面的考虑也不敢轻易弹劾我,甚至还会有人主动出来为我开脱。为了将来我能够呼风唤雨,现今的些许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时,从西厢里忽然探出个娃娃头来。那小孩子噗嗤一笑说:“爹,爹,你,在玩什么呢?”

水建威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他过去把儿子抱在怀里,笑着说:“吾儿醒了。爹爹在为咱家的将来做打算呢……”几百里外,湖州知州孙喜敬刚刚蹒跚着视察完一片桑林。他转头对身后跟着的从人和乡民们说道:“公义王废除了许多禁榷制度,而咱湖州又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故此,本官以为,我们该把凋敝了许久的丝绸产业恢复起来。这一带种植的桑树有些稀疏,现在又正是桑枝扦插的时节。传我的堂谕,要各乡各村组织人手在向阳的坡地上,平整土地、清除杂物、深翻耕作,并选取桑树新条进行扦插。另外,把挖鱼塘清出的淤泥分给各家,让百姓们当做肥料施到地里去。忙完这一气,正好不耽误收秋。看今年的庄稼长势,乡亲们的口粮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一个乡民敬服地说道:“孙老大人对农事如此熟悉,连我们这些务农的老把式都未必能说出这么多道道来呢!”

孙喜敬捋着花白的胡须,呵呵笑着说:“当年,公义王在襄阳推行除茶改桑时,我就跟在他老人家身边。老夫只不过是把从公义王身上学到的法子,运用于咱湖州的地方建设而已。”

他又侧身对属官说道:“工科掌事,莲花庄那一带的湖笔作坊要再增建些。文房用品需求量大,价格也高,今冬咱州里能不能有些个盈余就看这一项的了。还有,在龙溪北边建的那两处砖厂要及早烧窑。本官得给百姓和接收的流民盖房子咧,光靠那些土坯草棚可支撑不了几天啊。”

工科从员急忙躬身应道:“大人交代的事,卑职回去就办。还请老大人注意身体,您有关节痛,可不敢这么来回奔波啊!”

孙喜敬扶着一棵桑树站定,苦笑着说:“不打紧,老毛病了。我这操劳的程度跟公义王在襄阳时可没法比。他老人家只用了两个月就跑遍了江汉大地,而我忙碌了四个多月却才只去过下属的长兴县一次。”

他转身冲着眼前的乡民们略一拱手说:“各位乡亲,你们村的基本情况本官弄清楚了。我的想法也已经给大伙说了,你们嗣后就遵照州衙的安排去做吧。本官还要到前面的村镇再看一看,就不在此处停留了。你们不必相送,回去吧。”

江南的老百姓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见过如此亲民爱民的父母官了。他们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说:“老大人保重。等您下次来的时候,我们一定把这山上插满桑枝。我们还得养蚕抽丝,纺出绸缎,献给大人,以报答老爷帮着我们恢复生产的恩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书包中文网】《渣攻改造,BE改写HE》《空想具现的大贵族》《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渣攻改造,BE改写HE》《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大红书】《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爱尚小说网【23xj.com】第一时间更新《天蜗传 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